泉爱学习文件——做一个合格的业务人员
有这么一个谚语: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羊可以打败一群由羊带领的狮子。可以理解为无论在哪一个环境,一个团队是否强大是由它的领导人的能力决定。当你负责一个区域时,你就是这个市场团队的带领人。你的领导能力降决定团队的战斗力。在这里要明确的是,业务能力不等同以领导能力。而决定一个人是否可以担任“队长”正是一个的人的历史业绩如何,也就是它的业务能力如何。这时候就要求这个队长有团队建设意识和管理意识,而业务管理能力可以从下面一些方向去提升。
1、“商”谈能力谈能
“商”有两个含义:商业和商量。从商业的理解,每一次拜访客户目的就是要经销商多打款多提货。这是纯粹的商业谈判。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很难。如果去一次就能让经销商打款进货,我相信会有一大批的营销人员失业。除了增加拜访次数外,还要有精彩的内容。问题就出现在这里,就一个话题——打款进货,内容能精彩吗?有些人采用“酒精”法,在中国这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但如果公司没有业务招待费这个报销项目,“酒精”法也不是长久之计。在日常拜访中,我总结一些话题:行业信息、公司经营信息、区域市场动态信息、促销政策信息、销售利润分析(打比方、举例子等)。
从商量的角度理解“商”谈能力,我认为这需要我们当好经销商的顾问的角色。生意要长久做,不要一次设一个局,让经销商一次进货买一年。做业务如果能在经销商的角度分析库存、进货和利润的话,估计效果会更好。
2、政策的包装与输出技巧
政策指的是公司根据市场需要制定的促进经销商提货的策略。一般分为台阶返利和当月体现的提货政策两种。台阶返利政策一般在年度开始双方签订协议是就确定,包括月返、季返、年返、模糊奖励及运输补贴等。所有的返利都有相应的条件限定。提货政策一般出现在销售旺季(季节性产品),例如:空调行业在年度开始时的淡季有压货政策。提货政策有当地分公司或者办事处根据总部下发资源设计,这也各个区域负责人可以根据市场需求从而进行重新包装的政策。提货政策的内容一般是当月某个型号提不同的数量有不同的让利,或者特价机与常规机型搭配提货。政策直接体现或下个月提货兑现。在拿到政策之后,根据各个商家的经营特点进行包装输出。有一些商家喜欢吃政策,但有的商家对政策无动于衷。私人老板需要政策利益直接体现,大商场采购需要公关等等。政策包装输出的形式有如下几种:1、解决遗留或其他业务问题。2、包装成公关费用。3、现场促销活动费用。4、样机补贴。5、滞销机型补贴。6、部分直接输出,其余做多项包装。建议不轻易直接全部输出政策,一旦输出了一次,经销商会认为政策机型会降价,导致政策的执行力下降。
3、团队的建设与管理
在团队的建设与管理方面,主要是为团队搭建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完善各种例会制度及其他制度建设、提供团队学习提高的环境、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树立管理者的威信和核心地位、工作目标统一等都是团队建设的需求。在团队得到发展的同时,领导者还要注意团队个人的发展,不要担心人员的调动,在营销行业里需要热情。所以营销团队需要定期调整人员,最好为团队成员创造有更多的提升机会。
4、培训能力
因为要负责一个区域市场的业务,直接的销售工作基本是有导购员和商场营业员完成。提高导购员和营业员的销售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当一个区域负责人有了销售能力时,只要加上一点培训意识,那么他就拥有了培训能力。把公司的培训资料和自己的销售经验总结成培训材料,在出差时进行现场进行培训。对于三级市场的经销商,他们希望能以正式的培训形式培训商场的员工,这种培训最好是安排在晚上商场下班后的一个半小时。
5、资源的利用能力
资源包括政策资源、促销资源、终端建设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各个渠道资源。政策资源的应用指的是上文所说的政策包装与输出。
促销资源指的是活动费用、促销赠品、活动物料还有商家及其他公司店庆或者举行大型促销活动的机会。所有的促销资源的投入都需要有产出,其是现场活动的投入。促销赠品的分配发放,需要跟导购员和经销商沟通赠品的使用方法,同时对赠品的流向进行监督。对于商家店庆等形式的促销“顺风车”的机会,一定要做好准备。
终端建设资源指的是专柜的建设资源,好的专柜位置是可以赢得更多的销售机会。在三四级市场一个品牌的专柜位置也能体现商场主推的顺序。
人力资源包括导购员、代理商的业务人员。公司高层的拜访可以提高经销商的经营信心同时也可以更加方便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对于导购员需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充分调动她的工作热情。注意与代理商的业务人员多沟通,尤其时政策的包装输出,同时要求其参与促销活动的操作,最好是通过代理商层面的操作得到促销资源。
渠道资源指的是代理商和加盟分销售网络。在业务操作中可以通过代理商的资金实力对有信誉的加盟分销商给予一定的信用额度支持,尤其是在新品上市和高端产品出样方面的操作。渠道资源中的分销商网络对于多品类公司来说,尤其是小家电生产公司,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资源。
6、市场分析与掌控能力
了解市场是掌控市场的前提。市场分析就是业务数据化、市场数据化。分析一个市场需要掌握如下几个方面的数据:1、历史销售数据。2、经销商档案,包括终端建设数据、营业员的连续方法、经营品类等。3、市场容量及各个品牌的销售比例。4、每月的进销存。同时建立各种销售支持台帐,比如售前机的退换申请、促销资源分配使用跟踪记录、政策输出备案等。
在对市场进行了分析后,下一步就是资源的投入和市场的调整。一般来说,在产品高度同质化的市场环境下,公司对市场的掌控的难度很大。除去家电大连锁系统不说,就是在二三级市场也很难让经销商“忠诚”或者让其跟着销售政策走。我这里所说的掌控市场指的是在保证厂商合作利益的前提下,公司通过各种销售支持手段和经营指导来增强区域市场内经经销商的经营信心。换一种方式理解,就是在这个区域无论谁做我这个品牌都可以赢利。当然我们希望的“强强”联手。那么销售支持手段有哪些呢?销售支持手段有:1、售后服务网点支持。2、控制区域网点数量,没有串货现象。3、促销推广支持。4、终端建设支持。5、人员支持,包括导购员和业务人员。对于一般的公司来说,“促销推广支持”的操作比较困难,因为这涉及许多费用和人力支持,同时这也是一个系统的工作,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经营指导指的是样机出样、价格管理、利润分析、提供市场信息等。其中价格管理最难操作,同一个区域市场内由于各个销售网点的经营策略不一样,就不如超市同专业综合家电商场,超市的标价很低,同时售价和标价没有太多的下调。家电商场就不同,对单台利润的追求较高,标价自然就相对较高。在这种情况下价格管理就很难实现,一般的操作就是分系列分型号出样,但效果不是很理想。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试看各个公司对国美、苏宁的操作就知道这有多难了。
对市场分析了、支持了、指导了,可还是没有效果,咋办呢?这样的结果有两种原因:1、经销商经营能力不强。2、经销商实力够强,但不主推。这时候只能是:调整。这个调整是讲究策略性的,一要不动声色的寻找目标客户,二是不要跟原有经销商闹翻,解释这是公司的决定。我认为网点调整的关键因素是否是主推,一个实力一般的商家主推,总比在大商场排在第四品牌后好。
7、终端建设能力
什么是终端建设呢?终端就是销售产品的平台,包括专柜、产品、销售及相关人员、销售支持物料。终端建设出来完善上面提到的 4 个因素外,还包括销售人员培训、业务公关、促销推广。一个强有了力的终端应做到如下几个方面:1、最显著的专柜位置。2、统一的、突出品牌形象的专柜。3、上柜产品线完善,高、中、低、特价机组合合理。4、销售能力突出的专职导购员。5、样机精美化输出,POP 及宣传海报支持,在商场门前的促销宣传海报,最好每周都输出,内容不一定是促销、特价信息,可以是普通的卖的宣传推广。海报的设计内容由自己写好后在交给商场人员帮忙输出 6、良好的客情关系,从商场的组长到经理都积极沟通。促销推广在终端建设中的作用就是重大节假日对商场的支持,同时可以创造良好的客情关系。
8、客情关系发展能力
营销并不是以精力的方式兜销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而是一门创造真正客户价值的艺术。这时菲利浦.科特勒博士的定义。创造客户期望外利益指的是什么呢?得到商家的信任,客户认为他们能够做一些其他业务人员做不了事。比如滞销机型的退货、紧急事件的处理等。能够把客情关系做好的,都是一些有经验的业务人员,因为他们比新人更了解公司的各个运作流程。这样,客户期望外的利益是否可以理解为产品质量、品牌、销售支持等由合作公司提供外的利益,而这部分利益(降低经营风险等)由业务能力优秀的业务人员创造。所以发展客情关系的前提是业务人员具备优秀的业务能力,在这个前提下站在公司的立场为客户创造最大的了利益。当然,多拜访、多打电话、多沟通也是发生“感情”的好方法,但这“感情”是经不住“利益”的冲击和考验的,所以为客户创造更多的利润空间才是业务人员真正要关注的,客情关系只是两者沟通的润滑剂,却也是必须重视的因素。
1、“商”谈能力谈能
“商”有两个含义:商业和商量。从商业的理解,每一次拜访客户目的就是要经销商多打款多提货。这是纯粹的商业谈判。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很难。如果去一次就能让经销商打款进货,我相信会有一大批的营销人员失业。除了增加拜访次数外,还要有精彩的内容。问题就出现在这里,就一个话题——打款进货,内容能精彩吗?有些人采用“酒精”法,在中国这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但如果公司没有业务招待费这个报销项目,“酒精”法也不是长久之计。在日常拜访中,我总结一些话题:行业信息、公司经营信息、区域市场动态信息、促销政策信息、销售利润分析(打比方、举例子等)。
从商量的角度理解“商”谈能力,我认为这需要我们当好经销商的顾问的角色。生意要长久做,不要一次设一个局,让经销商一次进货买一年。做业务如果能在经销商的角度分析库存、进货和利润的话,估计效果会更好。
2、政策的包装与输出技巧
政策指的是公司根据市场需要制定的促进经销商提货的策略。一般分为台阶返利和当月体现的提货政策两种。台阶返利政策一般在年度开始双方签订协议是就确定,包括月返、季返、年返、模糊奖励及运输补贴等。所有的返利都有相应的条件限定。提货政策一般出现在销售旺季(季节性产品),例如:空调行业在年度开始时的淡季有压货政策。提货政策有当地分公司或者办事处根据总部下发资源设计,这也各个区域负责人可以根据市场需求从而进行重新包装的政策。提货政策的内容一般是当月某个型号提不同的数量有不同的让利,或者特价机与常规机型搭配提货。政策直接体现或下个月提货兑现。在拿到政策之后,根据各个商家的经营特点进行包装输出。有一些商家喜欢吃政策,但有的商家对政策无动于衷。私人老板需要政策利益直接体现,大商场采购需要公关等等。政策包装输出的形式有如下几种:1、解决遗留或其他业务问题。2、包装成公关费用。3、现场促销活动费用。4、样机补贴。5、滞销机型补贴。6、部分直接输出,其余做多项包装。建议不轻易直接全部输出政策,一旦输出了一次,经销商会认为政策机型会降价,导致政策的执行力下降。
3、团队的建设与管理
在团队的建设与管理方面,主要是为团队搭建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完善各种例会制度及其他制度建设、提供团队学习提高的环境、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树立管理者的威信和核心地位、工作目标统一等都是团队建设的需求。在团队得到发展的同时,领导者还要注意团队个人的发展,不要担心人员的调动,在营销行业里需要热情。所以营销团队需要定期调整人员,最好为团队成员创造有更多的提升机会。
4、培训能力
因为要负责一个区域市场的业务,直接的销售工作基本是有导购员和商场营业员完成。提高导购员和营业员的销售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当一个区域负责人有了销售能力时,只要加上一点培训意识,那么他就拥有了培训能力。把公司的培训资料和自己的销售经验总结成培训材料,在出差时进行现场进行培训。对于三级市场的经销商,他们希望能以正式的培训形式培训商场的员工,这种培训最好是安排在晚上商场下班后的一个半小时。
5、资源的利用能力
资源包括政策资源、促销资源、终端建设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各个渠道资源。政策资源的应用指的是上文所说的政策包装与输出。
促销资源指的是活动费用、促销赠品、活动物料还有商家及其他公司店庆或者举行大型促销活动的机会。所有的促销资源的投入都需要有产出,其是现场活动的投入。促销赠品的分配发放,需要跟导购员和经销商沟通赠品的使用方法,同时对赠品的流向进行监督。对于商家店庆等形式的促销“顺风车”的机会,一定要做好准备。
终端建设资源指的是专柜的建设资源,好的专柜位置是可以赢得更多的销售机会。在三四级市场一个品牌的专柜位置也能体现商场主推的顺序。
人力资源包括导购员、代理商的业务人员。公司高层的拜访可以提高经销商的经营信心同时也可以更加方便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对于导购员需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充分调动她的工作热情。注意与代理商的业务人员多沟通,尤其时政策的包装输出,同时要求其参与促销活动的操作,最好是通过代理商层面的操作得到促销资源。
渠道资源指的是代理商和加盟分销售网络。在业务操作中可以通过代理商的资金实力对有信誉的加盟分销商给予一定的信用额度支持,尤其是在新品上市和高端产品出样方面的操作。渠道资源中的分销商网络对于多品类公司来说,尤其是小家电生产公司,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资源。
6、市场分析与掌控能力
了解市场是掌控市场的前提。市场分析就是业务数据化、市场数据化。分析一个市场需要掌握如下几个方面的数据:1、历史销售数据。2、经销商档案,包括终端建设数据、营业员的连续方法、经营品类等。3、市场容量及各个品牌的销售比例。4、每月的进销存。同时建立各种销售支持台帐,比如售前机的退换申请、促销资源分配使用跟踪记录、政策输出备案等。
在对市场进行了分析后,下一步就是资源的投入和市场的调整。一般来说,在产品高度同质化的市场环境下,公司对市场的掌控的难度很大。除去家电大连锁系统不说,就是在二三级市场也很难让经销商“忠诚”或者让其跟着销售政策走。我这里所说的掌控市场指的是在保证厂商合作利益的前提下,公司通过各种销售支持手段和经营指导来增强区域市场内经经销商的经营信心。换一种方式理解,就是在这个区域无论谁做我这个品牌都可以赢利。当然我们希望的“强强”联手。那么销售支持手段有哪些呢?销售支持手段有:1、售后服务网点支持。2、控制区域网点数量,没有串货现象。3、促销推广支持。4、终端建设支持。5、人员支持,包括导购员和业务人员。对于一般的公司来说,“促销推广支持”的操作比较困难,因为这涉及许多费用和人力支持,同时这也是一个系统的工作,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经营指导指的是样机出样、价格管理、利润分析、提供市场信息等。其中价格管理最难操作,同一个区域市场内由于各个销售网点的经营策略不一样,就不如超市同专业综合家电商场,超市的标价很低,同时售价和标价没有太多的下调。家电商场就不同,对单台利润的追求较高,标价自然就相对较高。在这种情况下价格管理就很难实现,一般的操作就是分系列分型号出样,但效果不是很理想。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试看各个公司对国美、苏宁的操作就知道这有多难了。
对市场分析了、支持了、指导了,可还是没有效果,咋办呢?这样的结果有两种原因:1、经销商经营能力不强。2、经销商实力够强,但不主推。这时候只能是:调整。这个调整是讲究策略性的,一要不动声色的寻找目标客户,二是不要跟原有经销商闹翻,解释这是公司的决定。我认为网点调整的关键因素是否是主推,一个实力一般的商家主推,总比在大商场排在第四品牌后好。
7、终端建设能力
什么是终端建设呢?终端就是销售产品的平台,包括专柜、产品、销售及相关人员、销售支持物料。终端建设出来完善上面提到的 4 个因素外,还包括销售人员培训、业务公关、促销推广。一个强有了力的终端应做到如下几个方面:1、最显著的专柜位置。2、统一的、突出品牌形象的专柜。3、上柜产品线完善,高、中、低、特价机组合合理。4、销售能力突出的专职导购员。5、样机精美化输出,POP 及宣传海报支持,在商场门前的促销宣传海报,最好每周都输出,内容不一定是促销、特价信息,可以是普通的卖的宣传推广。海报的设计内容由自己写好后在交给商场人员帮忙输出 6、良好的客情关系,从商场的组长到经理都积极沟通。促销推广在终端建设中的作用就是重大节假日对商场的支持,同时可以创造良好的客情关系。
8、客情关系发展能力
营销并不是以精力的方式兜销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而是一门创造真正客户价值的艺术。这时菲利浦.科特勒博士的定义。创造客户期望外利益指的是什么呢?得到商家的信任,客户认为他们能够做一些其他业务人员做不了事。比如滞销机型的退货、紧急事件的处理等。能够把客情关系做好的,都是一些有经验的业务人员,因为他们比新人更了解公司的各个运作流程。这样,客户期望外的利益是否可以理解为产品质量、品牌、销售支持等由合作公司提供外的利益,而这部分利益(降低经营风险等)由业务能力优秀的业务人员创造。所以发展客情关系的前提是业务人员具备优秀的业务能力,在这个前提下站在公司的立场为客户创造最大的了利益。当然,多拜访、多打电话、多沟通也是发生“感情”的好方法,但这“感情”是经不住“利益”的冲击和考验的,所以为客户创造更多的利润空间才是业务人员真正要关注的,客情关系只是两者沟通的润滑剂,却也是必须重视的因素。